第(2/3)页 他们又对战势发展进行了一次的复盘,甚至不惜与某大国撕破脸。 双方进行了一场场的大战,虽然互有胜负,但时间越久,华夏的处境就更糟糕。 并不缺乏原材料的某大国,在不长的时间内,爆发出巨大的能力。 各种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,生产力很快就翻了几倍。 甚至连一向掣肘军方的国会,也对涉及军队的决议大开绿灯。 不到半年的时间,军费翻了几倍,军队的数量也增加到数百万。 其余的西方国家看局势明朗,也纷纷加入某大国的阵营,他们从四面八方对华夏进行围堵。 在这个节骨眼上,北方的邻居竟然宣布中立。 看到这个结果,参谋人员都傻了眼。 再往下就是鱼死网破,到了那个地步,除了一起灭亡外,根本没有别的路可以选。 “首长、司令员、政委,林超同志的决策是正确的,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存力量。” 参谋长不敢怠慢,立刻作了总结。 首长身边的顾问也说道: “现在发动战争只会便宜欧洲,以及南亚的阿三。虽然,某大国也会遭受到损失,但它的伤口会在短期内恢复。在各种资金回流的情况下,甚至会出现经济繁荣的局面。 我们的处境就艰难得多,禁运、航路封锁会使进出口贸易受到极大的影响。再加上那个大包袱需要重新建设,财政必然捉襟见肘。 如果不拿出足够的资金刺激经济,经济就会陷入停滞,这会影响下年的财政收入。一旦陷入这个死循环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 首长点了几下头,问道: “林超同志,你的意见是什么?” 林超答道: “发展高新科技,控制中端产品、淘汰夕阳产业。首长,华夏每年培养的技术人员是其它国家的几倍,有了这样雄厚的基础,只要搭建出足够舞台,他们就能呈现更多的精彩。 高精度机床、新型材料、精密芯片,只要华夏制造出这一切,西方国家的倚仗就成了泡影。到那个时候,力量会发生根本的转变,也该轮到我们实施禁运了。” 首长双眉一扬。 “你有计划?” 林超赶紧从提包里拿出一摞资料。 “首长,这是我制定的计划,预计在今后十年内逐步实施。” 首长扫了一眼封面,笑道: “这是要搞一个体系,不简单啊!资料我先收下,稍后会给你一个答复。林超同志,你们也很累了,先下去休息吧!” 林超再次立正道: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