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 第一次相见-《我的祈祷能实现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上卷溯其源流,叙其特色,下卷则摘录前人诗文,以备考证。上卷记载的竹刻工艺家起自明代正德年间(1506~1521),迄于清代嘉庆十二年(1807),共有70名,其中明代6名,清代64名。

    在此期间,嘉定竹刻甚为繁荣,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的竹刻工艺家队伍,涌现出诸如明代朱松邻、朱缨、朱稚征和清代封锡爵、封锡禄、封锡璋、施天章等名家。

    书中通过对这些竹刻工艺家的介绍,对嘉定竹刻的发展历史作了比较和概括,并品评了明清两代名家的艺术风格和特色。书中指出,明代竹刻“制度浑朴“,到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就“渐趋新奇,失古意矣”。

    还没等他把这本书看完,他就已经大致判断出了手中竹筒的来历。

    他手中的这个竹筒应该是清初顾珏所制“兰亭雅集图竹香筒”。

    顾珏,字宗玉,活跃于康、雍年间(1662-1735),世居嘉定县城南面,继承明代朱、沈神髓,又不袭前人窠臼而能独立门庭。

    要言之,朱、沈竹刻风格纯以浑朴古拙为主,盖亦明代竹刻艺术之审美取向。顾珏生于朱、沈之后,长于明、清易代之际,文化与艺术于此时产生剧烈变化,顾珏撷取前辈精华技艺应用于创作,融合其独创技法,以刻露精深,巧穷毫发为经营方略,摆落前人艺术形式,另辟蹊径,自成一格,引领玲珑巧致一派之风骚。

    顾珏兼擅圆雕,尝择黄杨木及沉香木,雕制成灵璧石或英石,其嶙峋峥嵘之貌,维妙维肖,有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之致。故每制一器,少则数月,巨构者必经二载始成。

    金坚斋《竹人录》以诗派品藻论竹刻,谓顾珏所制竹器似「齐梁绮靡」。南朝(420-589)宋、齐、梁、陈,相继偏安于南方,齐梁诗风讲求音律对偶,词藻浮艳,后世谓之齐梁体。

    切合诠释宗玉竹刻艺术趋近秾华绮丽,侧重精镂细刻之风格。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