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脑洞-《入侵娱乐圈的咸鱼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连太祖都说过,二十四史有过半不可读,不可信;其根本原因,就是在这里。”

    “况且,纵观华夏上下历史,只要你认真钻研,就会知道,有几个皇帝是简单的人物?”

    “屁股决定思想,身在那个位置,除非是天生缺陷,不然哪怕是个智商略低的傻子,经过几年的锤炼后,也会变得城府深沉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哪怕在《三国演义》这种野史性质的小说里,也特意描写过一个情节,”

    “那就是董卓进京的时候,看见了少献二帝,然后他见献帝面色从容,进退有礼,便称赞他可为一代明君。”

    “嘿嘿,所谓七岁看老,汉献帝那时候十几岁的年龄,便有此胆略,没道理他当上皇帝后几年间就怂的那么厉害;”

    “而且,就从他当一见面就喝退董卓的事情来看,也未必单纯是维护自己哥哥,嘿嘿,其中细思极恐啊!”

    “因此,剧本里设定真实的汉献帝是个阴狠果厉的人,我觉得没什么问题,也经得住推敲。”

    张林对三国演义的故事记得不是特别清楚,但听着杨铸这么一说,便也觉得有道理。

    看见张林没有疑议,杨铸继续说道:

    “观众第二个无法接受的点,就是剧本里把司马懿一开始写的有些太好了些;”

    “但是实际上,司马家虽然是华夏文明史上的大罪人,因为他们的乱来和无能,才给五胡乱华埋下了祸根,但实际上,如同曹操一样,这份罪责应该司马懿的儿孙来背,他本人严格说来,却并没有那么罪大恶极,基本上都是被牵连了;”

    看着张林有些不解的眼神,杨铸解释道:“实际上,你只要仔细研究,就会发现,司马懿的思维和政治路线跟曹操有着很多共同之处;”

    “那就是,不管私底下如何,是明面上,都是奉汉室为尊的,究其一生,都是汉臣;”

    “事实上,曹操和司马懿一开始的确也抱着匡扶天下的心思,根据许多资料显示,他们在世的时候的确没想着自己坐上那个位置;”

    “毕竟汉室可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被奉上了神坛的皇室,四百年积累的威望可不是说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司马家篡位的事情,怪就只能怪曹家开了个坏头罢了!”

    说完这一点,杨铸继续说道:

    “既然说到这,这里就穿插一些观众们可能无法接受的点,那就是剧情中,后来的伪献帝为什么凭借孤身一人,就能掺和进那么多的大事,并且起到了那么大的作用?”

    “很简单,就像我前面说的,汉朝因为驱逐匈奴,持续不断扫荡异族的缘故,在那四百年间,拥有着无可匹敌的声望,再加上其实汉朝还保留着许多奴隶制印记的习俗和法令,全民上下对于皇室是有着深入骨子里的敬畏的;这一点,跟岛国的某些时期很相似;”

    “因此,伪献帝的身份在当时的作用超乎现代人的理解,许多事,只要他亮出身份,自然大不一样;别忘了,直至三国结束,依旧有许多人从内而外自诩汉臣,嘿嘿,汉王朝的死忠党可是很疯狂的。”

    看着张林依旧有些无法理解的样子,杨铸皱眉:

    “那就换个不恰当的说法吧,如果现在那个【暴君】复活,出现在毛熊国境内,号召大家一起搞事,掀翻那些寡头;”

    “就算有大半人犹犹豫豫,但至少有一小部分人会挺身而出,死心塌地地为他卖命吧?”

    张林联想到毛熊当下的境遇,点了点头,认可了这种说法,几十年前逝去的人尚有如此影响力,更何况三国时期依旧在位的皇帝了。

    杨铸觉得有些心累地叹了口气,继续说道:“观众第三个无法接受的点,无非就是最后,伪献帝逃了出来,结果转身一变,变成诸葛亮了。”

    张林精神一震,这一点可能是最能惊掉眼球的转折了,到现在他还转不过弯来;

    杨铸看着他专心致志的样子,心中略有些得意,《三国机密》这部电视剧,除了删掉史阿等充满江湖味道的情节外,前面几乎都是照搬了原来的剧情,唯有最后一集,他把另一个世界网络上的脑洞内容植入了进来。

    “其实伪献帝变成诸葛亮,很容易逻辑自洽啊;”

    “你想想,刘大耳身为皇叔,当时更是做到了豫州牧,妥妥的一方角色;为什么要沐浴更衣去草庐拜访一个村夫?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刘备绝不能让张飞动粗,要三个人一起毕恭毕敬地候着,甚至看见张飞不耐烦,罕见地发了火?”

    “真相只有一个:他早就从水镜先生那得到了暗示,他们要见的是真的大汉天子,他们行的是朝拜天子的礼仪。”

    “嘿嘿,在君权至上的年代,除了天子,有谁敢在自己的外号里加上个【龙】字,真当汉朝的礼法和酷刑是摆设?”

    “仅仅只凭【卧龙】这两个字,就足够说明很多问题了;”

    “再试想:为什么诸葛亮的门童为什么要对刘备说,自己记不得这么多头衔?显然,这位是天子近侍,他必须要先折煞一下外臣、军将的气焰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,以古代的交通条件,一般人走遍华夏境内,至少也要十多二十年,一个年轻人怎么可能足不出户就能奏出《隆中对》?”

    “这只有一个解释,那就是这个人早就通过各种方式,收集到了天下各处的地理、水文、人口、民生、军阀势力等详细信息,这才能奏出这么一篇极具时效性的战略规划来;”
    第(2/3)页